close

若人們都認同宗教的本質是愛,那麼因不同信仰而發展出來的相異,是否可以穿越表面上的障礙,回到共通的愛?

 

Pawan Kumar Chaturvedi又被稱呼為Bajrangi *註1 (Salman Khan) ,是個虔誠到有些魯直的印度教徒。在參加猴神Hanuman的慶典上,他遇見一個不會開口說話的小女孩;即使給了她食物,小女孩好像就認定了他,完全不肯離去。無奈的Bajrangi,只能把她帶回到未來的準岳父家。因為小女孩無法說話,也還看不懂字,所以只能暫時為她取名為Munni (Harshaali Molhotra);警察也直言不諱:如果要把她放在警察局,最終只會把她送到孤兒院安置。也就這樣, Munni開始了與Bajranji和他的未來老婆Rasika (Kareena Kapoor Khan)一家生活的日子。

在彼此相處的過程,Bajranji漸漸的發現Munni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她會吃肉(*雖然他吃素,但也不能讓孩子餓著,還是帶她去吃了雞肉。然後自己再向神明懺悔。)、她自然而然的進入清真寺做禮拜,甚至全家看印度vs巴基斯坦的板球比賽時:她熱情的為巴基斯坦的勝利慶賀!這下Bajrangi終於明瞭Munni來自何處。但她沒有身分證明,又不會講話;甚至遇到巴基斯坦外交領事館遭受印度民眾攻擊而拒發簽證給印度民眾。在準岳父Dayanand (Sharat Saxena)對巴基斯坦的仇視的壓力下,Bajrangi聽信旅行社職員的"特別管道",還拿錢打通關要送Munni回巴基斯坦;結果竟然被他發現是一匹貪婪的惡狼:不只收了Bajrangi一大筆錢,還要把Munni賣到妓院!

最終,Bajrangi決定不管任何困難,他也要帶Munni回到巴基斯坦,讓Munni與父母團聚。然而,兩國在宗教上以及彼此的國仇家恨,Bajrangi可否在未經過允許下,越過印巴邊界,帶領Munni平安回家?充滿未知的返家旅程即將開始。

 

寶萊塢(Bollywood Film)在涉及印巴議題的電影,已經拍攝過無數部。若以近年三個Khan所拍的印巴議題電影:Aamir Khan的<FANNA>是屬虐心類,兩人生了孩子不說,最後為了維護彼此的國家正義,選擇相愛相殺;再來ShahRukh Khan的<VEER ZAARA>,一個被關到老,另一個以為對方死了,幸好最後終得重逢;而Salman Khan的這部<BAJRANGI BHAIJAAN>完全就是暖心之作,雖然中間也有偏見造成的傷害,但最後都因為人性中最根本的愛,將仇恨放下,回到接納與包容。這個更貼近印度大眾的角色設定--Bajranji--他就是如同你我,也是我們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那個人,他很平凡,甚至有些莽撞魯直到讓你生氣,但在關鍵時刻,他會成為你的支柱,甚至是英雄。 或許正因為如此,讓這部片深受喜愛,叫好又叫座;不僅在票房上亮眼,更獲得許多電影大獎的肯定。

 

我們都不是Marvel漫畫裡面的super hero,只是這個宇宙的芸芸眾生之一。就像男主角Bajrangi,我們或許平凡,也有一些固守的想法,甚至是對其他"非我族類"的恐懼造成的偏見。然而,進入愛的本質,我們終將取得彼此的了解與包容,不經意的成為對方生命中的天使。

 

 

註1:Bajrangi在Hindi語的原意為"如同鋼鐵般強壯(的身軀)",正剛好符合這個名字的起源--猴神Hanuman。而Bhaijaan則是在Urdu語中對兄長或者對上位男性表尊敬之稱呼:比方說電影片名<BAJRANGI BHAIJAAN>,直接的意思就是兄長/大哥Bajrangi。(*電影片名包含了Hindi 語以及Urdu語,或許當時就加入了巧思,用印巴兩國的文字的結合,來代表這部片對印巴走向和解的期盼。)

 

參考資料

1. BAJRANJI BHAIJAAN, Wikipedia
2. BAJRANJI BHAIJAAN, Bollywood Mean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dia 的頭像
    Lydia

    印‧記之舞瘋捉影

    Ly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